今天是:  
   首 页 | 老艺头简介| 老艺头展厅 | 老艺头制作现场 | 美术家园地| 非遗专栏 | 在线拍卖 | 在线委托 | 书画展厅 | 付款方式 | 联系我们 | 老艺头商城
老艺头雕塑有限公司
老艺头雕塑有限公司
 
 
·
·
·
·
·
·
·
·
·
·
 
 
鉴赏收藏 更多
 
茶马古道上 千年黑茶香
    

 

安化云台山 茶农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

 

 

小淹镇白沙溪茶厂内的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。

 

 

茯砖茶内的“金花”冠突曲霉菌。

 

 

黄沙坪茶行用抖筛机筛分黑毛茶。

 

 

因茶商往来而兴起的古镇唐家观,昔日茶马互市的繁华早已远去。图/覃翊

 

    千年黑茶 源自安化

    安化,旧隶属潭州故郡,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开梅山而置县,取归安德化之义,五代毛文锡《茶谱》云“潭邵之间有渠江,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,渠江薄片,一斤十八枚”“其色如铁,芳香异常”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,渠江,即今安化渠江镇,渠江薄片,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。 

    安化印象

    安化位于湘中偏北,雪峰山脉北部,资水横贯全境,土地面积约4990平方公里,其中山地占80%以上,境内峰峦起伏,云雾弥漫,溪流纵横,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无霜期长,土壤肥沃,为湖南主要林茶产区之一。

 

    “茶市斯为盛”

    安化黑茶究竟始于何时?据史料推断,安化茶早在唐代已有名,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,兴盛于明清。古安化茶农从山区生活习惯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锅炒杀青、揉捻、渥堆、明火焙干的制茶方式,这种黑毛茶无青叶气,有松烟香,滋味浓厚醇和。

    安化黑茶味浓,更适宜加奶酪的饮用方式,很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口味。明朝茶马交易中,量多价廉的安化黑茶冲击了“官茶”四川乌茶,走私贩运屡禁不止,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安化黑茶被正式定为“官茶”,很快就取代汉川之茶,成为销往西北的主打茶叶。

    确定为官茶后,安化茶业空前兴旺。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,因茶而兴起的集镇就有8个:小淹、边江、江南坪、唐家观、黄沙坪、酉州、乔口、东坪,共有茶号三百多家。制茶季节,晋陕徽茶商齐聚安化,演绎了近五百年“茶市斯为盛,两岸人烟稠”的茶史奇观。

    清同治《安化县志》:“唯茶甲诸州县”。

    茶山的春天

    从长沙,经长常高速到益阳,过桃江抵安化小淹,沿资江南岸西行,达安化城关镇东坪,一路逶迤向北向西,凡210公里。

    安化多山,有一首旧民谣如此形容安化人靠山吃山:“春天吃扒(ba)起的(茶),夏天吃浮起的(林木),秋天吃吊起的(柑橘),冬天吃捆起的(腊肉)。”

    我们去时,清明刚过,当季黑毛茶的采制一般得到谷雨前后,清明的嫩芽,大抵用来制作绿茶。沿资水寻访茶人茶事。细雨纷飞,两岸群峰叠翠,小镇人家在水雾中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为深入茶山,我们曾冒雨驱车西行50多公里,从东坪镇赶到云台山的马路镇,这里是安化大叶茶群种的代表——云台山大叶茶的原产地。在路边我们找到一块200苗的茶园,云台山八角茶厂三年前承包了这片山头改造茶苗,三五农妇正在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。

    老字号新字号

    现今的安化茶行,东坪以东主要集中在江南、黄沙坪、酉州、小淹。

    经过黄沙坪,路边有一座别致的仿古院落——“茶马驿馆”,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2009年建成这家宾馆,画廊、雕塑乃至外墙室内装修,无不渲染着黑茶文化主题。“怡清源”以前主打绿茶,2007年与安化签约投资4500万元兴建基地厂房,成为黑茶领域的新锐代表。

    “茶马驿馆”往河边走下去,就是当年黑茶输出口岸黄沙坪的老街。黄沙坪茶行设在一座近两百年历史的木楼内,楼上楼下到处堆放着大包的毛茶,靠门口是一座由百年老字号“永泰福”制作的三米见方的“七星灶”,当地用来烘焙黑茶的传统工具。左厢房,2台抖筛机合着雨声沙沙作响,老板谌九保正指点着几个妇女,筛分去年从茶农手上收来的初制黑毛茶。

    从谌九保的爷爷辈起,谌家制茶已是第三代了。这座木楼原本也是一个老茶号,上世纪80年代谌九保搬进来自己开了茶行,以前主要做绿茶,这几年黑茶行情看涨,他改制黑茶了,一年能产1000多担,旺季要请十来个人打工。安化如今做黑茶精加工的企业30来家,除了白沙溪、安化茶厂、怡清源、久扬等大厂子,谌九保说,他的茶行规模不算小了。

    每一泡都有故事

    提到安化黑茶,绕不开位于小淹的湖南白沙溪茶厂。“每一泡都有故事”,是“白沙溪”企业文化宣传片的主题词。如果以茶作比,“白沙溪”已然是一泡70年的陈茶了。它的前身是湖南砖茶厂——1939年由曾留学日本的安化人彭先泽创建,中国第一片黑砖茶、第一片花砖茶、湖南第一片茯砖茶均出自于此,堪称湖南紧压茶的摇篮。

    很多人是从“安化千两茶”开始了解安化黑茶的。因单体体积之大、加工周期之长和独特的花格篾篓包装,“安化千两茶”有“世界茶王”的美称,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而“千两茶”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承,与“白沙溪”密不可分。

    清同治年间,有山西茶商与安化边江刘氏三兄弟联合研制出老秤每支1000两的花卷茶,俗称“安化千两茶”,刘家人一直视踩捆工艺为绝活秘不外传。1952年,国营白沙溪茶厂招收刘氏后人进厂,传授技艺生产千两茶,至1958年改制花砖茶后停产。时隔25年之后,为不使“千两茶”工艺失传,时任该厂业务副厂长的王炯南于1983年组织人马恢复生产,结果踩捆工艺好不容易搞定了,能把茶卷捆紧的“花格篾篓”却没人会做了,费尽周折才寻访到两位年过八旬的老艺人联手编篓,“安化千两茶”才得以重新制作面世。而没过多久,其中一位老人就去世了。

    安化黑茶的新拐点

    在我们的茶乡之行,2007年是一个频频被提到的年份。

    这一年,黄沙坪茶行的谌九保转向制作黑茶,八角茶厂大规模改扩建茶园,以生产“安化银豪”闻名的唐溪茶场也开始做黑毛茶了;这一年,“怡清源”涉足黑茶领域,安化黑茶龙头企业白沙溪完成股份改制,“安化黑茶”、“安化千两茶”注册了国家地理商标……

    安化黑茶专销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俄罗斯、蒙古,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央政府“茶马互市”国策的主要承担者,与国事密切相关。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白沙溪茶厂一直都实行统购统销,至今仍是安化最主要的边销茶定点企业。作为国家的“计划茶”,安化黑茶价格低廉,企业连年亏损,茶农积极性不高,茶园也大面积萎缩。

    安化黑茶在困境中寻求突破,普洱热则带来了契机和启示。本世纪初期,同样是边销茶的普洱在国内外名声大噪,黑茶的降脂、减肥等保健作用被专家们揭示放大,有着千年历史的安化黑茶开始受到了海内外市场的瞩目。随着2007年普洱降温,安化黑茶登场亮相。

    “官茶”已入平民家

    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,由于干茶色泽黒褐,故称“黑茶”。与绿茶、红茶比较,绿茶属非发酵茶,红茶属半发酵茶,而黑茶属于完全发酵茶。

    有研究表明,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,还能消脂祛油,茯砖茶中俗称“金花”的“冠突曲霉”,有很强的分解油腻、消食、调节人体脂肪代谢的功能,适合饮食结构以奶肉类为主的人们饮用。西北少数民族“不可一日无茶”的道理即在于此。

    年届七旬的伍湘安曾任安化县政协主席,2006年底出任安化茶叶协会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会长,一直热心研究宣传安化黑茶文化。伍老身体健康,他自认与长期饮用黑茶不无关系。在伍湘安看来,安化黑茶近年来有两个转变:从纯手工制作转向标准化、清洁化、现代化生产;从单调的礼品茶转向平民化的多样化产品。

    褪去“官茶”色彩,由单一边销转向内销外销,安化黑茶飞入寻常百姓家。2007年至今,可以说是安化黑茶与市场开始紧密接轨的三年。市场看好,利润空间大了,茶农的收入和积极性也水涨船高,安化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10万亩出头扩展到目前的12.5万亩。改制三年,“白沙溪”如今拥有1万亩茶园基地,2009年产值跃进亿元大关。白沙溪当家人刘新安乐于提及一句话:“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提高了,我们的产品才有市场。”

点击关闭
 
 
老艺头雕塑有限公司

版权所有:老艺头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苏ICP备06031060号

地址:连云港市解放西路17号 电话:0518-85479179 400-0518-400 传真:0518-85479179 手机:18605180469

技术支持:百盛网络